
不認命,由罪犯變滿載愛的彩虹
Donald Trump在美國當選,民粹政黨在歐洲選舉中大勝;白人優越論,新納粹,恐同等的人物及團體已成新聞中的熱門人與事。

從電視看現實瘋狂
去年的紀錄片Leaving Neverland讓兩名被MJ性侵犯的受害者親身述說受害經過,忽然間令MJ再度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話題。

當電視節目不能講政治
最近讀到曾贏得英國藝術界最高榮譽Turner Prize的英國藝術家Jeremy Deller跟Creative Review的訪問,可讓我們明白「自由」在流行文化中擔當的角色。

電視上赤裸談性
有些東西明明個個都有,明明個個都會做要做,但偏偏大家就不敢討論。

社交網絡導致社會分裂?
最近Netflix的《願者上網》(The Social Dilemma)亦有觸及這討論:社交網絡讓我們活於自己的echo chamber(迴聲室效應),大家只看自己like、follow的平台及朋友

Fake news年代 紀錄片尋真相
最新紀錄片The Mole: Undercover in North Korea就嘗試揭露更多有關朝鮮的秘密,派出臥底(The Mole)用10年時間滲透朝鮮組織,可算是將調查紀錄片推到極限。

Pepe The Frog的前世今生
在meme盛行的網絡年代,版權甚至原創者的定義難有清晰界線,去年成為香港社運吉祥物的青蛙Pepe正是最佳例子。

變裝變自己變世界
BBC Scotland在2019年推出的Mother Tuckers:Drag Queens of Glasgow便是有關一班在格拉斯哥裏的drag queens的故事。

英運動界傳奇自揭驚人身世
幸運地,Mo Farah成功令婦人送他上學,學校很快就發掘到他的體育潛能。過了一陣子後他終於忍不住向他的體育老師揭露真相

2016年見證紀錄片黃金年代
Adam Curtis視自己為記者而非film maker,這解釋為何他的作品總充滿著詳盡的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