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謀論與缺德藥商
main image main image

陰謀論與缺德藥商

在OxyContin推出前,縱使沒有實質證據及醫學研究支持,他成功從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獲得特別認證,承認藥物比起其他同類止痛藥較難上癮。

Article

丹麥成為首個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的歐盟國家。雖然每日新症數目仍創新高,但基於入院率及死亡率低,兼且大部分國民已接種疫苖,政府決定不再視COVID-19為嚴重疾病,入境也不需要測試及隔離。如果不再有新強勁變種,歐洲告別疫情之日看來不遠。

另一邊廂,香港跟中國內地的「清零」防疫政策最近受到不少外國傳媒關注,不少估計香港可能要到2024年才可正式解封。有趣地,每每打開面書或聽到親朋戚友討論,都不乏疫苖陰謀論。如果熟悉藥商過往的醜聞,又或者看完Hulu去年尾的美劇Dopesick的話,那就自然會明白為何那些利用對政權及藥商不信任的陰謀論,會有這麼多捧場者。

改編自同名書,Dopesick講述1990年代美國濫用鴉片類藥物(Opioid)的問題。1995年藥廠Purdue Pharma推出止痛藥OxyContin,聲稱是最佳止痛藥。雖屬鴉片類藥種,但他們聲稱因為藥物利用了某些技術,讓藥性逐漸地慢慢釋放,所以止痛作用長達12小時;更標榜其副作用較嗎啡少,亦不會像一般鴉片類藥物那樣容易令人上癮,是醫學界的重大突破。

美國止痛藥醜聞 拍成Dopesick

當然,「醫學界大突破」不是從天而降,是經過「苦心經營」。藥商Purdue Pharma背後的家庭成員之一Richard Sackler就是OxyContin的幕後主腦。他見自家舊藥MS Contin正在市場失去競爭力,銷量不及以前,所以研製出OxyContin接棒來拯救公司。

在1999年成為公司主席之前,Richard Sackler是公司的研究及市場推廣的負責人。既有醫學學歷亦有市場觸覺,又是生意人,所以他深明藥要大賣,須用盡各種手段。在OxyContin推出前,縱使沒有實質證據及醫學研究支持,他成功從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獲得特別認證,承認藥物比起其他同類止痛藥較難上癮。

暢銷藥背後陰招手段

有了政府機構認證,下一步當然就是要有出色的市場推廣及推銷策略。他們出動高學歷傳銷員,主攻一些勞動人口佔大多數的地區,因為他們通常有工傷及長期勞損,對止痛藥需求特別大。這些傳銷員主動與醫生搞關係,博取他們的信任;先給他們免費藥,然後邀請他們到奢華的醫學夜宴,更會出動美人計,目的就是要醫生們都轉用OxyContin。

經過精密部署,OxyContin當然成為暢銷的止痛藥。不少有長期傷患的人都大讚它十分有效,提升生活質素。不過兩三年後真相就浮現:美國緝毒局發現不少地區的罪案率急升,而罪案通常都與濫用此藥有關,所以便開始調查。

Dopesick就是圍繞着藥商如何缺德地為求利潤而刻意誤導大眾,最終令美國部分人口濫用OxyContin,遺害至今。美國在1980年代經歷過霹靂可卡因(crack cocaine)的濫藥危機後,1990年代再經歷OxyContin的濫藥危機。前者是政府之錯,後者是藥商之過。嗯,所以這次疫情,陰謀論的盛行也絕不是空穴來風,算是「情有可原」,也怪不了誰。

原文刊於明報2022年2月4日沙發薯